报告时间:2023年3月14日14:00-15:20
报告地点:郫都校区3B-101
讲座安排
序号 | 时间 | 讲座题目 | 主讲人 |
1 | 14:00-14:20 | 震后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特点与启示 | 李宁 |
2 | 14:20-14:40 | 地震及震前预警技术理论 | 罗泽彬 |
3 | 14:40-15:00 | 地震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 吴海宽 |
4 | 15:00-15:20 | 吉尔木隧道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 | 张毅博 |
主题1:震后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特点与启示
时间:2023年3月14日14:00-14:20
主讲人简介:
李宁,成都理工大学工学博士,西华大学讲师,南充市、宜宾市应急管理专家,四川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办技术组成员,《四川电力技术》等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致灾机理、遥感与GIS、风险评价与管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1项;参与和主持的横向项目10余项;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篇,CSCD收录8篇;参与出版专著一部。
报告内容简介:
泥石流作为山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爆发突然、历时短、破坏力强,危害涉及多个领域,而地震极大地改变了震区泥石流的特征,不仅增强了泥石流的活动性,同时也使得震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面临泥石流的威胁。众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震后地质灾害的活跃期为10-15年,其后地质灾害将遵循活跃期-平静期交替、活跃期逐渐缩短、平静期逐渐延长的方式呈现总体向震前水平恢复的趋势,直至斜坡稳定。
震后大量的地质灾害事件,例如,2019年6月21日发生于九寨沟的泥石流事件,8月20日发生于汶川县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人对震后地质灾害活动性和发展趋势的预测。为此,本次报告将以震后多次泥石流事件为研究对象,从物源演化、泥石流运动过程、致灾机制等角度,具体探讨为什么在震后泥石流的成因、演化过程、泥沙侵蚀运移过程及致灾特征等,以期为地质灾害理论研究及工程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主题2::地震及震前预警技术理论
时间:2023年3月14日14:20-14:40
主讲人简介:
罗泽彬,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西华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博士期间主要从事金属稳定同位素(Ca)基础理论研究,毕业后致力于将Ca同位素应用于稀土找矿理论和地震预警。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 5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
报告内容简介:
地震在孕育过程中,通常会有能量积蓄的过程,蓄力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元素或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异常信号,我们称为地球化学前兆异常。地震地球化学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出并准确识别这些前兆异常,研究异常产生的机制,并对其进行长期的检测和分析,对地震预警提供有效的依据。
温泉是地球内部挥发组分进入大气的主要渠道。作为重要的内部信息载体,温泉是研究地震、火山等内生地质作用的重要窗口之一。温泉气体对地震活动敏感,在震前或震后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地震在孕育或发震过程中某些深部的信号通过断裂或者裂隙由温泉带到地表,呈现出异常的信号。因此,对温泉气体长期的监控,可以对地震做出及时的预警。
主题3:地震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时间:2023年3月14日14:40-15:00
主讲人简介:
吴海宽,四川大学工学博士,西华大学讲师,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ACI Materials Journal等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风险评价与管控、应急处置技术、安全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西华大学人才项目1项;参与横向项目10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据统计全球发生破坏性地震共计2600余次,其中,震级大于7级的强地震多达1200多次,而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破坏性地震频发,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人口和财产涌入城市中,对我国地震防御和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了解地震基本概念,认识地震应急救援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救援意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此,本次报告在了解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基本概念后,重点介绍了地震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救援。相信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会让应急技术与管理类专业学生清晰地认识地震和地震灾害,理解应急救援的重要性,为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应急管理人才提供帮助。
主题4:吉尔木隧道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
时间:2023年3月14日15:00-15:20
主讲人简介:
张毅博,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及应急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5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成昆铁路新线是在既有成昆铁路基础上新建或增建二线的铁路线,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施工期间称为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2017年9月,吉尔木隧道2号横洞发生突水突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洞口场坪稳定性差,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产生溜坍,同时洞口下方为既有线隧道(隧道所处地层岩体破碎),隧道外侧覆盖层薄,大量的突水突砂可能对既有线隧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对吉尔木隧道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野外勘察、样本检测与数值模拟等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吉尔木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隧道内掌子面进行精细调查测量,获得结构面的几何和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查明岩溶砂化发育的基本特征,进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吉尔木隧道不同工况下围岩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评价。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与经济意义,还可直接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为工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