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实验不成功就两次,一年得不到结果就做两年。做科研就是要坚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得知自己与北京大学药学院黄卓教授团队的合作论文《Termination of convulsion seizures by destabilizing and perturbing seizure memory engrams》文章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IF=14.57)发表后,作为第一作者的大健康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赖世荣博士这样说。
文章截图
该研究通过构建全新感觉诱发癫痫动物模型,实现了海马脑区的“癫痫记忆”印迹细胞标记与操纵,解析了“癫痫记忆”再巩固过程的分子机制,证明了“癫痫记忆”存在与学习记忆过程类似的再巩固过程,mTOR、ERK和BDNF通路参与其中,并通过抑制再巩固过程显著减弱了动物癫痫发作;此外,该研究还实现了临床转化,在难治性癫痫病人中使用mTOR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可显著减轻癫痫的症状。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08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1572)、西华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的支持(RZ2100002825)。“这项研究提出的‘癫痫记忆’研究思路是对传统癫痫理论的系统性丰富,所提出的癫痫发病机制解释与干预再巩固过程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突破口,引领癫痫研究的新方向。”赖世荣说。
赖世荣老师(右二)和学生在一起
“不断尝试 办法总比困难多”
“癫痫,就是我们俗称的羊癫疯。近半个世纪,癫痫的主流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失衡,角度有限,研究也逐步进入了瓶颈期,没有新的突破。”赖世荣说。早期有研究者提出,癫痫可能是一种“记忆”,因为它会被不停“唤醒”。有研究者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怀疑癫痫和记忆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但几十年过去,因为现有设备和技术的局限,这样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假设层面。
赖世荣在与临床一线大夫交流后,了解到临床上的一些癫痫患者在特定的场景下突然病情发作,例如KTV里动感十足的音乐,或是某种气味,都有可能成为病情发作的诱因。带着怀疑,赖世荣和团队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有一种癫痫叫做“反射性癫痫”,即每次受到某种刺激就会诱发病情,“就好像某种记忆存在在患者大脑中,当诱因出现时患者会再次发病。因此我们猜测,癫痫可能是一种记忆,会被其他与该记忆关联的因素唤醒。”赖世荣说。顺着这个研究方向,赖世荣着手准备科研工作。
实验数据截图
此时的她,面临的是艰巨的挑战,研究方向一片空白,业界多为猜测,没有实证结果,她只能一步一步摸索着做起。科研者犹如登山者,在攀登的途中必然会有不少艰难险阻。赖世荣始终坚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样乐观的精神和向上的态度,让赖世荣在面对大多数困难时都能泰然处之。“我会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她说。由于研究课题较新,再加上资源有限,设备和技术问题依旧是一个坎。文章投出去后,根据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要进行一个大的补充实验,修改时间仅有6周。这段时间里,赖世荣不仅要在西华继续完成实验,还需要每周末飞到北京完成补充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一种电刺激设备,一般公司即使有现货也需要两个月的货期,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赖世荣说。为了把握此次机会,她找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方对研究十分支持,熬了几个通宵为赖世荣定制了一套实验设备,为她节省了大部分时间。
“都到这一步了,就是要把这种机制找出来。失败也不怕,没什么大不了。”乐观的赖世荣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终于,文章被刊登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赖世荣及合作者团队从新的角度出发,从记忆范式去解释癫痫,创造了研究癫痫的新模型,填补了国际研究的空白。“以往的研究大多从神经环路兴奋性的角度来研究,而我们从癫痫记忆的方向找到了突破口,这在全球范围来讲,都是一项创新性的探索。”她说。
实验数据截图
该研究第一时间获得专家点评,张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说:“这一研究不仅为癫痫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高天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表示:“这一研究首次证实了早期研究者提出的‘癫痫记忆’痕迹细胞理论,在理论层面拓宽了我们对病理性记忆机制的认识,为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病理性记忆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精准干预策略。”
“我们的研究中包含了大量临床数据,后面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比如说根据靶点进行药物研发,希望能对癫痫的治疗贡献力量。”赖世荣从新的角度出发,从记忆范式去解释癫痫,创造了研究癫痫的新模型,填补了国际研究的空白。
“自己要有硬本事 还要多参加学术交流”
对于研究方向的选定,赖世荣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癫痫患者和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难道你不好奇吗?”在好奇心驱动下,她在自己的领域深入耕耘,越来越想探究这个领域更多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初心下,赖世荣关于记忆细胞的研究持续了6年,即使是在北京大学读博、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后期间,相关研究都在一直开展。“生命科学的研究是漫长的,不坚持做下去,很难看得到成果。就拿我们做实验来说,一个小小的实验可能需要一周才能出数据,更不要提最终的实验成果了。我想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绩出来。”她说。
“这场马拉松,如果没有坚持,跑不到终点。”在赖世荣看来,长达6年的研究,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对一个方向的专注和坚持。为了完成实验,赖世荣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做研究,需要长期泡在实验室,还要学会有针对性做科研,把力量聚焦在一个突破口上,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她说。
赖世荣博士在实验室
研究过程中,她的导师及同门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各方面支持,切忌闭门造车。”赖世荣说,“个人所在的领域很狭窄,掌握的技术、思考的维度都有限,不同的思维碰撞往往会产生新的火花。”合作无疑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寻找合适的合作者,赖世荣提出了两点:一是要自己有硬本事,二是要多进行学术交流。
赖世荣学习电生理十年,掌握了熟练的电生理技术,她把这个技术描述为“普遍运用而又具有很高的门槛”,让她更容易被业界认可。她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自造了很多实验设备。例如,在做实验时需要插电极,这个电极便是赖世荣自己焊出来的。她还将这门手艺教给了学生,其中一个同学说:“在赖老师的帮助下,我最开始一小时只能焊一个电极,现在能焊五六个了。”科研之余,赖世荣不断阅读文献,了解领域内的主流观点,关注领域内前沿信息,寻找新的突破口。“多去看顶尖期刊的论文,这样才知道其稿件的收录标准。例如,别人的文章有10张图,但你的只有5张图,你可以反思为什么数据图不够丰富,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改进。”她说。
赖世荣博士在实验室
赖世荣认为,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多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了解其他研究者都在做什么,哪些是当前的瓶颈,只有多交流才会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赖世荣不仅认识了更多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还认识了自己在美国的博士后导师,“他对我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也很认可我的研究。当自己有了硬实力,又有人脉资源提供其他技术支持,研究的阻力便会大大减少。”她说。
“把原理应用到不同研究中去”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们眼中的赖世荣是耐心、负责、乐观的。她会将自己的科研经历融入教学,在专业课上给学生科普许多科研中的事情。精彩的经历深深吸引了不少同学,其中一名同学叫伍情,是大健康管理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21级本科生。“我在课后找到赖老师,问她是否有相关项目可以让本科生也参与进来。”伍情说。一次主动询问,让伍情获得了自己的学习方向。赖世荣很鼓励学生加入她的科研团队,在她的指导下,伍情加入了癫痫记忆细胞模型的研究课题中,并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查阅大量文献,积极与专业老师交流,完善实验,为论文的发表贡献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大健康管理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21级本科生伍情
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赖世荣的一句话让伍情印象深刻:“不管做什么事,有没有兴趣,先去做五分钟,五分钟过后,你再判断自己要不要继续做。如果想做,那就继续做,即使不想做,你也比别人多这五分钟的经验。‘先做五分钟’也是避免拖延和懒散的绝佳方法。”这句话激励着实验室里的学生们勇于尝试,主动开发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她乐观的人格魅力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学院有几位本科生在她的带领下走上了深耕于科研的道路,也为未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伍情说:“赖老师鲜少有愁眉苦脸的时候,她就像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只要有她在,你就觉得,你一定能行。”
赖世荣博士和学生在实验室
作为青年教师,赖世荣始终坚信:“坚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未来,赖世荣依旧想对神经系统各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输出着自己的力量。她说:“大健康管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叫做慢病管理。除了癫痫,阿尔兹海默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都是困扰人类已久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我们可以把原理应用到不同研究中去,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现有的技术只能让我们标记出记忆细胞,但无法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其他深入的研究。我们会继续钻研,希望未来获得更多成果,让它们发挥独特的功能,造福更多人类。”她说。面对未知的挑战,她将继续用执着和勇气,扎根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光发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