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点,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第三场“丽泽”读书会于第六教学楼A座108室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的领读者是研究生邓紫文、胡雨辰同学,会议由研究生江佳恒同学与本科生刘圣洁同学主持,中文系王珂副教授、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专业研一、研二年级的同学以及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到会参与了讨论。
图1 读书会现场
邓紫文同学对武英殿本《总目》“易类二”中的《易数勾隐图》和《周易口义》两篇提要作了校勘与解读,并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疑惑:“如何理解宋代图书派内部对‘图九书十’和‘书十图九’这两种不同认定?” 张子豪同学就“图九十书”和“图十书九”的提出和发展,及当今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做了简要的介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此,王老师从专业角度予以了解答,建议同学们从文献学的角度梳理两个观点的来源,把观点往复辨析,勉励同学们在经学研究中可多下功夫加以挖掘和开拓。李聪同学就《遗论九事》“七为卦终未济”和武英殿本所用的“七为卦终九事”的不同,表达了自己不知如何从两种观点中取舍的困惑。对此,邓同学表示,因原文提到“此本为通志堂所刊”,故以该本为参考,采用了“七为卦终未济”这一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就“河图洛书”这一图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王老师介绍了当下文献研究前沿之一图像史的基本情况,指出:“上古即有‘左图右史’之说,图像也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献。”并引宋徽宗《瑞鹤图》为例,
出可以将两宋台阁体诗和宫廷画结合起来探讨,鼓励同学们写论文、做研究时要多转换视角。
图2 同学们在交流
胡雨辰同学对武英殿本《总目》“易类二”中的《温公易说》和《横渠易说》两篇提要作了校勘与解读,谈到司马光在解释《易》时并非简单沿袭旧说,而是选择了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并就《温公易说》的卷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对此,王老师指出,古人装订书籍时,常常会将卷帙少的书合订在一起。
在开放讨论环节,师生们畅所欲言。特别是王老师以宋代“宫斗”史为例,就研究中如何使用正史与野史笔记作了非常精彩的讲述。在会议结束前,王老师恳切重申,举办丽泽读书会的目的与愿景,就是希望通过深入阅读经典,培养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和掌握治学的方法。最后,第三期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