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刊发陈睿副教授署名文章: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 焕发时代活力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4-07-10浏览次数:12

20244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要让成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就必须在确保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性的手段、载体与功能拓展,使得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社会需求,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实现永续传承与创新。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成都探索

推进成都文化遗产创造性活化利用与开放合作,是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成都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都在文化遗产的功能再生、创意转化、数字孪生、教育传承、社区参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功能再生:依托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确保历史文化遗存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社会经济功能,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成都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先后打造了少城(宽窄巷子)、大慈寺、武侯祠(锦里)等历史文化街区。

创意转化:通过专业性的创意活动,对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转化,将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和服务。如文创IP、文创产品、影视动漫作品、文化旅游产品等,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成都先后打造了“古蜀金沙”“漫游三国”“杜甫很忙”等文化IP,文创产品达到3000多种,产值达13亿元。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开发的各类文创产品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数字孪生: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建模,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技术保留了文化遗产的真实信息,能够创建历史文化遗址、珍贵文物的对应数字模型,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展示、传播、体验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全息投影和数字化导览技术,可以使观众“穿越”到不同的历史时期,看到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与他们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这种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静态展示的局限,使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教育传承: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机融入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文化遗产课程、博物馆教育、研学实践、文化节目等方式,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成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教育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简牍探中华》专题报道,通过“天回医简”背后的故事勾勒了失落的古蜀医学文明。“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民俗活动、非遗体验、节庆旅游等方式,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成为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成都大庙会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是市民欢度新春的传统场所,各种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和地方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参与。都江堰放水节原本是古成都灌溉工程的庆祝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项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节日,能够通过放水仪式,重温历史记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国际交流:2007年首次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来,成都已连续举办八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展览、表演、工作坊和论坛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成都和世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者之间的交流。

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

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不仅要关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强调通过创新性的方式,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和功能拓展,使其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重要推动力。

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从立法、执法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最严格的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法律基础。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行为,维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鼓励全社会参与和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开发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既具备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意转化能力的专门人才。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突出群众性,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价值。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挖掘和展示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和自然风光,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项目,增强成都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通过“数字成都”建设,全面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在线共享。这不仅提高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还能生动再现历史场景,给人们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相结合,开发充分反映成都文化遗产内涵和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成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成都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成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推进成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推广。继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与国际文化组织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文化遗产论坛,分享成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成果,推动成都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向全世界展示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魅力。

(作者:陈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责任编辑 张舟 钟文 陈仕印 

编辑 黄琴 图片 东郊记忆 

审核 何晓蓉

一审一校:伍思丞

二审二校:谢安宁

三审三校:任焦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