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这光可以是在群英聚集的科研领域中,可以是在灯光聚拢的舞台上,更可以是在连绵不断的大山里。不论身处何域,如若有光,或强或弱,点亮自己,指引他人,不忘初心,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这便是杨天菊在支教时光中学到的。
青年者,应号召,洒热血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事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当杨天菊了解到西华大学有到巴塘县定点支教活动的号召便积极响应报名,通过层层考核与选拔便定下了支教的行程。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打乱了一切定数,给杨天菊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全球都陷入疫情的混乱之中,支教之旅也迟迟不得动身,但由于祖国的强大,中国的“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力推原被搁置的支教计划于4月份重启。
学校紧急通知杨天菊等支教人员并询问学生支教意愿,面临抉择西华大学学子也不畏缩,肩负使命,前往支教。杨天菊等人克服疫情困难早早来到学校,通过一系列严格的体检和防疫措施,经过严苛的支教培训,终于在4月10号前往巴塘县支教。
青年者,遇困难,勇克服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支教,简单两字,责任千斤,本就艰苦的自然环境又有了疫情的加持,让此次支教变得更加困难。但在杨天菊谈到支教中的困难时,她认为这个困难主要分为两种:第一个是心理上的落差——怕没有帮助到孩子们;第二个是孩子们学习效率问题——孩子们对知识的接受度不高。在这两个困难中我没有听到杨天菊抱怨艰苦的自然环境,更没有对于会传染的新冠病毒的害怕,而是担心自己的支教没有帮助到山区的孩子们。
杨天菊就是基于这样的心情,去到了巴塘县,但很快被打击了,因为孩子们的基础十分薄弱,自己的知识灌输过于直接,孩子们能接受的知识只有一星半点,提升基本没有,这让学姐有了心理落差。但这样的情绪并没有困扰杨天菊太久,她发现孩子们上课都很认真的盯着她,哪怕听不懂也就那样认真的盯着她,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望深深触动着她的心,在无形中更加坚定了杨天菊教好孩子们的信念,基础不好就带着孩子们打基础,知识枯燥就拓展教学模式,渐渐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上来了,成绩也起来了。这样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青年,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守住自己的初心,忽略一切艰苦外在因素,只为当初选择支教的那一腔热血。
青年者,守初心,得始终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支教的意义是通过输送年轻优质的师资,实践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山区孩子找到更适合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杨天菊认为支教不能搞形式主义,支教不仅是要对孩子们进行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有情感的关怀。藏区孩子们的父母可能常年都在外(包括在山上挖虫草),家里可能就只有孩子一个人,更多的孩子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也让小小的孩子认为读书是为家中增加负担,渴望早早辍学减轻家庭负担,这些情绪都是需要支教老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情感的交流,带给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情感关怀。
杨天菊表示支教虽好,但大多数的支教时间太短,尤其大学生支教一学期,一年较为普遍,支教的教师是一批一批的换,孩子们还是那一批孩子,刚建立起感情便又迎来分别。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支教者们坚持自己的初心,在支教过程中扛起更大的责任,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的能力去输出情感与知识,用自己去正向引导孩子们,实现支教的真正意义。
青年者,展宏图,改命运
“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偏远地区的教育不单单只是当地教师或者支教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缩小偏远地区与中东部地区教育的差距,更是全社会应当关注的大事。而对此杨天菊有自己的见解:“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偏远地区人心中的‘书无用论’的观点,也需要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物质支持,更需要更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中。”
学姐的话深深触动着我,中国之青年展宏图,不论是已经展翅翱翔的志愿者,还是正在含苞待放的山区孩子,还是更多的你和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和世界对话,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亲爱的人啊,如果你还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请再加加油,看看你的初心,一定可以到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