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中:用脚步丈量山山水水 用真情感悟百家灯火

发布者:王舒发布时间:2023-11-07浏览次数:390

“西华大学好啊!我们都感谢西华大学!”

“雷书记,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离开水堰口村已经三月有余,乡亲们亲切的话语还萦绕在雷云中耳边。担任整整两年水堰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深入田间地头问需解难、在群众身边用心服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干劲十足,获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就是颗种子,在人民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雷云中说。

人物名片:雷云中,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任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第一书记。获评“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带领帮扶村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南充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嘉陵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优秀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荣誉。

积极响应号召 有幸加入乡村振兴事业

山村道路宽阔通畅、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兴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深秋,水堰口村一派乡村振兴好“丰”景。

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是西华大学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时间回到两年前,2021年6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选驻村干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帮扶工作。当时,正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的雷云中立即报了名,“我在读书时心里就有一颗奔赴基层的种子,这次机会我不能放过。”他说。

实现抱负的路上最难以割舍的就是家人,彼时的雷云中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我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刚报名幼儿园,另一个才六个月,感觉还没抱过几次。”雷云中说,“照顾家人的重担会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我很担心。但幸运的是,她十分尊重我的想法,甚至告诉我‘不怕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放弃,放心大胆去干,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雷云中与村干部们在一起

家人的信任与支持给了雷云中莫大的信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雷云中在出发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政策,积极向优秀驻村干部学习取经,不断提醒自己要“边学边干边总结”。“我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第一书记?我能做到什么样?我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预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告诉自己要积极乐观面对接下来所有的未知情况。”雷云中说。

 从接到通知到出发,总共只有七天时间。7月,雷云中告别家人,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和学校选派的另一名帮扶队员牟志强来到了水堰口村。站在水堰口村泥泞的路面上,鼻腔里满是土壤的清新,树上蝉鸣不绝、荷塘鱼儿嬉戏,远离城市的喧嚣,雷云中内心既有初到的忐忑,也有成为乡村振兴事业一分子的激动,“乡村振兴第一阶段,我和牟志强是学校派驻水堰口村的第一批帮扶干部,是来打基础、打前锋的,陌生的环境、沉甸甸的责任,于我们而言,都是挑战。”

为群众办实事 让村子的夜空亮起来

乡村振兴如何推动?水堰口村应该怎样发展?乡亲们的急难愁盼有哪些?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迅速掌握群众诉求,刚到任的雷云中立即制定了“三步走”工作方法。第一步是与村两委干部们逐一交心谈心,增进互相了解;第二步是请教前任支书和村长,摸清村史情况,掌握基层治理的重难点;第三步是制定村民小组名册,两个月内走遍居住在村的每一户,一个月内电话或者微信联系在外务工的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诉求。就这样,雷云中和队员们每天开展走访调研,迅速掌握基本民情和村民的实际需求。

“水堰口村位置比较偏远,村里除了村委会前面有两盏路灯,其余地方都是黑乎乎的,很多村民晚上回家都要摸黑。”在了解到村民们的路灯需求后,雷云中和队员一拍即合,决心要为村里安装路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西华大学和嘉陵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水堰口村的夜晚亮起来”成了那段时间雷云中心里最重要的牵挂。

走访群众

“整个水堰口村占地4.35万平方千米,有600多户人家。安多少盏路灯、安在哪里最为妥当,都要一一考虑。”雷云中、牟志强等驻村干部,拿着地图,一步一个脚印丈量村落,寻找最合适的安灯地点。村庄面积较大,考虑到居住人员密度和交通所需,路灯安装前期依据三个原则:先稀后密,在农户聚居的地方,在交通主要路口分叉处。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一盏盏路灯运进了水堰口村。

安装路灯时,兴奋的村民都跑出来围观。雷云中说:“大家当时都特别高兴,嘴里还喊着‘哇!西华大学来给我们安路灯了!’”安装工作将持续五年,截至现在,村里已经安装了145盏路灯。“以前黑灯瞎火的,晚上看不到一个人,现在还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路灯下闲聊。”说到变化,雷云中语气里满是自豪,他曾向村民承诺,这些路灯可以照亮他们子女回家的路。现在,村里一片光亮,他做到了。

除此之外,雷云中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零距离听群众的酸甜苦辣,面对面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认真研判情况,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人人有事做、件件有回应。两年时间里,雷云中参与制定并落实了93户脱贫户的结对子帮扶方案、设立了西华大学——水堰口村学生奖学金、新修了3公里公路、新建了13处分类垃圾池、修缮了2处集中供水点、治理了撂荒土地800余亩、捐赠了60吨化肥……值得一提的是,设立奖学金的举措一出,立即受到村民的热情支持,“他们都说,感谢西华大学,还要让家里的娃都考上西华大学。”雷云中说。

村民领取西华大学捐赠的鸡苗

满足精神需求 举办首届文艺晚会

“我最开心的事,是为水堰口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并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文艺晚会。”雷云中认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精神富足是生活富足的核心。但是,要办一场晚会谈何容易。最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办?

经过走访调研,雷云中得知村里有一个闲置的晒坝,适合用作文化广场,但由于年久失修,晒坝已经被附近村民占用。雷云中就地开展群众大会,询问大家的意见,话刚问出口,“我同意!”“我支持!”大部分群众的呼声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为了安抚几家持反对意见的农户,雷云中多次走访做思想工作,解释修建文化广场的好处。大家一听,也都想通了,“雷书记,我们支持你!”被村民的热情感染,他立即请人做好广场的规划设计。

举办水堰口村首届乡村振兴文艺晚会后的合影

说干就干,晒坝有540平方米,周边杂草丛生,为了节约修建成本,村民们踊跃参与自建,帮着清杂草、铺水泥,做修建的大小事。雷云中感慨:“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第一书记’,大家都真心愿意跟着我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

 最终,水堰口村首届乡村振兴文艺晚会在新落成的村文化广场成功举行。现场500余人共同观看演出,雷云中深情献唱《共产党员好比种子》,村民也大胆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唱歌、跳舞的才艺,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曾经沉睡的角落被唤醒,原本寂静的村庄一片热闹光景。

积极对接企业 促动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雷云中来到水堰口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两年间,驻村队员们坚持精准发力,立足水堰口村的特色资源发展产业。

在思考如何提升致富产业时,雷云中说:“我们之前容易走到一个误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只盯着农户家里面看,不知道企业到村子的有机结合也需要巩固发展。这些公司要是垮掉了,村民的租金收入就没了,务工的工钱也没了,土地就荒芜了。所以要让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既要让企业赚到钱,也要保证企业能给村民们发工钱。”

介绍村里的特色产业

通过“西华大学+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模式,学校为水堰口村的“科技兴农”提供技术支持,“生态高粱”特色项目是其中一个缩影。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的一片地里,红彤彤的高粱穗格外显眼,这是西华大学与嘉陵区龙蟠镇共建的水堰口村酿酒专用高粱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关统伟教授团队通过改良土壤、改优种植管理的模式,提高了亩产的数量和质量。”雷云中介绍道。

截至目前,水堰口村引进2家农业公司、发展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1家家庭农场,流转全村土地,确保土地不撂荒和粮食安全,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近15万元。“我们能力有限。只要村民们能每年都比去年富裕一点,那努力就是有价值的。”雷云中说。

为了感激西华大学的帮扶,2022年5月底,水堰口村引进的第一批圆帅南瓜丰收后,8个村组的600多户、1701名父老乡亲自发组织采摘大约2000斤南瓜,当天运送到了西华供师生免费品尝。村民李荣海说:“这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点心意,感谢西华对我们的帮助。”“这是村里种植南瓜以来成熟的第一批,纯天然无公害,村民们就想用这样的好东西回馈西华这么多年的帮扶。”雷云中说。

坚守初心不动摇 建好村庄造福百姓

说到这两年驻村生活的心态变化,雷云中感叹道:“之前‘教好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是我的工作理念,但自从当了第一书记,我的工作理念就变成了‘建好一个村庄,造福一方百姓’。因为百姓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在我闲逛村子的时候,老百姓看到我,都会露出信任的眼神,让我找到了做这件事的价值。”

两年的驻村生活,改变的不只有雷云中。在与水堰口村领导班子的不断磨合中,雷云中让他们的工作模式有了新的转变,他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式——每周一上午九点开工作例会并做好工作记录。起初,村领导很不理解这个做法,雷云中解释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有什么事情要及时沟通。每人轮流总结上周工作内容、进展,规划下一周要做的工作。”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就形成了一种工作机制,并且沿用至今。“针对首问责任制,起初大家都一头雾水,后来发现这样的沟通与合作会加强大家的配合,工作起来会更有干劲。”他说。

带领学生团队一起下田去插秧

回忆起兴趣爱好,雷云中说:“当时把全部的激情都投入到工作中了,满心都是村里的大小事,根本没有想着娱乐。唯一算娱乐的,那就是拍视频。”到村子半年后,他开通了视频号,取名为“云中的驻村生活”。在其他驻村队员的配合下,拍摄记录工作过程。“这种方式记录着我的工作,让我后面做事情也更加顺利,也让大家看到我阳光、自信的一面。”

带领村干部们一起上台领奖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回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一处处可喜的变化、一个个信任的眼神……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雷云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收获了幸福源泉,更改变了600户、1701人的水堰口村,真正做到乡村变美了、农业变强了、村民致富了。

两年驻村时光,让身为“80后”的雷云中有了白发,“两年多来,我把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激情和干劲都倾注到水堰口村乡村振兴事业中去,用脚步丈量水堰口村的山山水水,用真情感悟水堰口村的百家灯火。虽然饱尝艰辛、浸润汗水,但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无比幸福。”雷云中说,“如今,我结束了驻村工作,但我的心一直牵挂着那里。水堰口村虽然不是我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但却是我精神世界中的家园,是人生旅途中恒久的守望。”

Baidu
map